banner9.jpg

首页 > 九龙在线 > 科普养生
胃部不适,竟查出癌前病变!一个举措或可改变结局……
2025-02-12作者:内镜中心 王新华

         春节前夕, 苏北南通71 岁的刘阿姨(化名)总觉得胃里不太舒服,像有个小疙瘩在捣乱。一开始,她想着可能是吃坏了肠胃,挺一挺就过去了。可日子一天天过去,不适非但没减轻,反而愈发明显。

孩子们知道后,也都满是担忧。四处打听后,慕名带着刘阿姨来到了从南通来到苏州,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名医工作室,内镜中心主任刘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。

640 (4).jpg

刘阿姨坐在诊室里,满是焦虑和不安,她紧紧抓着家人的手,反复问着:“医生,我这到底是咋回事啊?不会是什么大病吧?”

刘强主任耐心地询问了刘阿姨的症状,安抚她的情绪,随后安排了内镜下精查。检查结果显示,贲门下后壁有 5*5mm 的病变。刘阿姨和家人的心瞬间悬了起来。刘强主任告诉他们,病变处于早期,建议使用内镜微创治疗,面对这一情况,通常医生会选择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(ESD)。刘强主任看着检查报告,又看了看满脸担忧的刘阿姨和她的家人,心里做了一番权衡。他凭借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,决定采用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方法 —— 用圈套器给予病变部位粘膜下完整剥离。这个方法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,更需要对患者病情有精准的判断。术前准备的日子里,刘阿姨既害怕又期待,害怕手术会有风险,期待着手术后能恢复健康。手术那天,刘阿姨在无痛麻醉的作用下,缓缓闭上了眼睛,紧张的情绪也渐渐放松下来。手术台上,刘强主任全神贯注,眼神紧紧盯着内镜屏幕,手中的圈套器精准地朝着病变部位移动。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熟练,小心翼翼地给予病变部位粘膜下完整剥离。这看似简单的操作,却凝聚着医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。当手术结束,刘强主任告诉刘阿姨和家人,手术很成功时,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。刘阿姨的眼眶里闪着泪花,感激地说道:“太谢谢你们了,这段时间可把我折磨坏了。”随后,病理结果报告为早期癌前病变。刘阿姨的身体也在慢慢恢复,脸上重新有了笑容。

微信截图_20250212093817.png

 

什么是消化道早癌呢?

消化道早癌通常指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,未侵犯肌层或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症。其早期病变可能表现为癌前病变,像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、不典型增生等;也可能是早期癌症,例如早期食管癌、早期胃癌、早期结直肠癌等。

 

消化道早癌有哪些类型?

消化道早癌有不同类型。

食管早癌多发生于食管中下段,和长期吸烟、饮酒、热食、Barrett 食管等因素有关;

胃癌常见于胃窦部,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高盐饮食、吸烟、家族史等脱不了干系;

结直肠早癌大多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,高脂低纤维饮食、肥胖、缺乏运动等是常见诱因。

 

早期消化道癌症有什么症状表现?

早期消化道癌症的症状并不明显,很容易被忽视。

食管早癌可能有吞咽不适、轻微胸痛、反酸等表现;

胃癌会出现上腹不适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轻度恶心等症状;

结直肠早癌则可能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,比如便秘或腹泻、便血、腹痛等。

 

早癌筛查很重要

胃镜检查(食管癌、胃癌筛查)

适用人群:40 岁以上、有消化道症状(如吞咽困难、胃痛、消化不良等)、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(如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吸烟饮酒等)的人群。

检查内容: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、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,发现早期病变或肿瘤。

优点:可直接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,准确性高。

 

结肠镜检查(结直肠癌筛查)

适用人群:45岁以上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、长期便秘或腹泻、便血等症状的人群。

检查内容:通过内镜观察结肠和直肠的黏膜,发现息肉、肿瘤等病变。

优点:可同时进行息肉切除,预防癌变。

 

幽门螺杆菌检测

适用人群:胃癌高危人群。

检查内容:通过呼气试验、血液抗体检测或粪便抗原检测,确认幽门螺杆菌感染。

意义: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,根除治疗可降低胃癌风险。

 

筛查建议

高危人群:有家族史、长期不良饮食习惯(如高盐、腌制食品)、吸烟饮酒者,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。一般人群:45岁以上建议每2-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,40 岁以上可考虑胃镜检查。

 

预防从生活做起

当然,预防永远大于治疗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消化道早癌:

健康饮食减少高盐、腌制、烟熏食品的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和膳食纤维。

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消化道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
定期筛查高危人群(如家族史、幽门螺杆菌感染者)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。

控制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,降低胃癌风险。

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,降低肥胖相关疾病风险。

 

关注消化道健康,从了解消化道早癌开始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